手術臺上,吸引管 “嗡嗡” 工作的聲音常讓患者和家屬心生擔憂:這根管子在體內 “吸來吸去”,會不會不小心傷到器官?其實,吸引管是外科醫(yī)生的得力助手,但使用時確實存在潛在風險,不過只要操作規(guī)范,安全性是有保障的。
從原理上看,吸引管就像一臺 “迷你吸塵器”,靠負壓吸走手術視野里的血液、組織液、膿液,以及沖洗傷口的藥水。干凈清晰的視野對醫(yī)生至關重要,就像擦干凈玻璃才能看清外面的景色,吸引管能讓醫(yī)生精準操作,避免誤傷。比如在心臟搭橋手術中,血液會迅速模糊視野,吸引管及時吸走血液,醫(yī)生才能清楚地縫合血管;在腦部手術里,它能吸走多余的腦脊液,讓神經組織暴露得更清晰。
但操作不當確實可能引發(fā)問題。如果吸引管負壓過大,就像用強力吸塵器吸薄紗,可能會把脆弱的組織 “吸住” 并撕裂。比如在胃腸手術中,吸力過強可能損傷腸壁;在肝膽手術里,誤吸到血管可能導致大出血。此外,吸引管尖端直接接觸器官時,如果醫(yī)生動作粗暴,也可能刮傷或戳破臟器,就像用吸管用力戳果凍會戳出窟窿一樣。
不過,現代手術有多重保障來降低風險。首先,醫(yī)生會根據手術部位和組織特性,提前調節(jié)合適的負壓強度,精細操作避免直接觸碰重要器官;其次,吸引管的設計也在不斷改進,有些吸引管頭部呈圓鈍形或多孔狀,能分散吸力,減少對組織的損傷;再者,術中還有麻醉師、護士配合監(jiān)控,一旦出現異常會立即提醒。
值得注意的是,吸引管的風險更多來自技術層面,而非工具本身。一位經驗豐富的外科醫(yī)生,會像操控精密儀器的工程師一樣,巧妙利用吸引管清理視野,同時保護好周圍組織。手術前,醫(yī)生也會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,選擇最合適的吸引管類型和操作方式。
雖然手術時使用吸引管存在理論風險,但在專業(yè)團隊的規(guī)范操作下,它帶來的益處(如清晰視野、減少感染)遠大于潛在傷害?;颊吆图覍俨槐剡^度擔憂,相信醫(yī)生的技術和現代醫(yī)學的安全性,才能更安心地迎接手術。
151-8989-63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