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腔穿刺包就像一個為肚子 “抽水” 或 “取樣” 準備的全能工具箱,里面的每樣東西都有明確分工,缺了誰都可能影響操作。咱們拆開看看里面的核心成員都有啥用。
最顯眼的是幾根不同粗細的穿刺針,它們就像 “開門鑰匙”。細一點的針一般先用來試探,輕輕扎進肚皮,確認腹腔里的情況,比如有沒有摸到血管、腸子,避免誤傷;粗一點的針則是 “主力”,等確認安全后,用它扎進腹腔,讓積液順著針管流出來,或者抽取少量液體送去化驗。
接著是注射器,大小不一,小的像 “偵察兵”,配合細穿刺針抽取少量積液樣本,看看里面有沒有炎癥、細菌或腫瘤細胞;大的則像 “搬運工”,如果積液不多,直接用它把液體抽出來,省得積液在肚子里 “搗亂”。
還有導絲和擴張器,這倆是 “搭檔”。有時候穿刺針進去后,需要把通道撐大一點方便引流,導絲就先順著針管探進去 “引路”,擴張器再沿著導絲慢慢把皮膚和皮下組織撐開,就像穿鞋帶前先把鞋眼撐大,讓后續(xù)的引流管能順利放進去。
引流管和連接管也必不可少,它們是 “輸水管道”。引流管一頭放進腹腔深處,另一頭通過連接管連到引流袋,肚子里多余的積液就能順著管子乖乖流進袋子里,減輕肚子脹、呼吸困難這些不適。引流袋上還有刻度,能清楚看到一共引流出多少液體,方便醫(yī)生判斷病情。
除此之外,包里還有消毒用的碘伏棉球、鋪在肚子上的無菌洞巾,就像給操作區(qū)域 “搭個無菌小帳篷”,防止細菌趁機鉆進肚子引發(fā)感染;還有止血鉗,萬一穿刺時有點出血,用它夾一下紗布按壓,很快就能止血;最后是幾塊無菌紗布和膠帶,操作結(jié)束后用來覆蓋穿刺點,用膠帶固定好,防止傷口感染或滲液。
這些器械雖然看著簡單,但搭配起來就能安全地完成腹腔穿刺,不管是抽出積液緩解癥狀,還是取樣本明確病因,少了哪一樣都不行,就像一場精密的 “協(xié)作”,確保操作又快又安全。
151-8989-6363